-
学校领导带队检查2022年秋季学期开学准备工作9月20日上午,校领导李向成、汪明义、黄钢威、滕文浩、郭朝辉、张海东、王川带领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对狮子山校区和成龙校区的开学准备、安全保障和疫情防控等重点工作作了全面检查。校领导一行先后对两校区食堂、学生宿舍、实验室、图书馆、校医院、校门等地进行了检查,听取了相关部门负责人对疫情防控及开学准备工作情况的汇报,并就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整改建议和意见。在狮子山校区尚美苑学生公寓、成龙校区东苑学生公寓,校领导一行察看了维修改造工程完成情况,详细了解学生宿舍准备情况,强调要做好保洁工作,努力给学生营造温馨舒适的时间: 22-09-22 浏览次数:795
-
我校孙梦娟博士后入选中国神经科学学会 第一届“聚精‘绘’神”科普作品大赛一等奖据中国神经科学学会2022年9月14日官网公示:( https://www.cns.org.cn/news/2225.html) 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第一届“聚精‘绘’神”科普作品大赛,经过6个月的征稿、评选和发布,由科普与继续教育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评审,我校孙梦娟博士后(合作导师:Peter Illes教授)及其团队创作的科普视频《 一根针的神奇作用》入选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第一届“聚精‘绘’神”科普作品大赛(视频组)唯一的一等奖(公示)。时间: 22-09-22 浏览次数:776
-
同心抗疫 | 附属眼科医院:常态化下沉社区,第26批核酸采集队再出征9月14日早上6:30医院启明厅集合,6:40出发奔赴14个小区指定核酸检测点,7:00准时开始在金牛区城隍庙社区为16100名居民全员核酸检测工作……第26批成都中医药大学银海核酸采集队32名医务人员集结再出征,常态化下社区,全力支援全员核酸检测工作。主动担当,从严从紧,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自成都8月25日爆发新一轮疫情以来,在医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迅速成立了由医院段俊国院长、党委书记姚洪武、纪委书记陶铮、党委副书记王国平和各支部书记组成的党员突击队领导小组,面向全院代表党委发布《凝心聚力 共克时艰时间: 22-09-22 浏览次数:684
-
22级新生专业学习正式拉开帷幕!根据疫情防控形势要求,9月15日,我校2022级新生专业学习正式在线上拉开帷幕。全校新生共有95门次课程按照教学计划如期开课,12个学院68名教师和40个专业4134名新生汇聚云端。为了开好新生“专业学习线上第一课”,学校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全面部署新生线上教学工作相关事宜,各学院认真落实,精心准备教学方案,全力保障新生线上教学良好的秩序和质量。精心筹备,线上教学顺利开展为应对新生对大学课堂的不适应,各二级学院认真筹备落实。建好班级QQ群,方便教师提前加群与学生熟悉、交流;要求辅导员、班导师及早对新生进行学时间: 22-09-22 浏览次数:173
-
校长余曙光在第六届世界中医药教育大会上作主题报告9月16-18日,第六届世界中医药教育大会在瑞士(巴德祖扎赫)和中国(北京、天津)以线上的方式召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世中联教育指导委员会、全国中医药院校代表,以及来自20个国家的81名中医专家学者参加本次大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于文明出席并讲话。世中联教育指导委员会会长张伯礼院士、欧洲中医药基金会拉蒙主席、瑞士中医药大学校长李一明、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谷晓红、成都中医药大学校长余曙光等知名学者作主题报告。大会开幕式由世中联副主席兼秘书长桑滨生主持。余曙光作为世中联教育指导委员会时间: 22-09-22 浏览次数:173
-
喜报!成中医入选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公布了《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名单》,成都中医药大学入选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这是“十四五”以来,学校创新创业教育获得的又一个国家级殊荣。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精神,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加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纵深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教育部今年首次面向全国高校建设100个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和100个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自申报工作启动时间: 22-09-22 浏览次数:630
-
书声又起!经典晨读再添“新声”“读经典、悟经典、用经典”是中医人才成长的必由之路。受疫情影响,学生暂未返校,学校已于9月5日通过线上形式启动了秋季学期经典晨读。今晨,2022级新生相聚“云端”,在腾讯会议平台的技术支持下,1300余名学生线上参与晨读,开启了中医经典诵读的第一课。校长余曙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金匮要略重点学科带头人张琦教授、内经教研室主任刘秀华、伤寒教研室主任鲁法庭、各学院领导、部分教师代表与全校中医类新生共同参与该次活动。余曙光指出,进行中医经典晨读意义重大。随着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医药事业发展迎来了前时间: 22-09-22 浏览次数:4449
-
资源学院王昌全团队在城市化驱动土壤碳氮循环机理方面取得新进展随着全球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郊作为城市/城镇生产生活物资供应基地与生态缓冲带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其地表覆盖变化与社会经济条件差异直接或间接驱动土壤生态系统碳氮循环,并显著影响农业面源污染与温室气体排放。近期,我校土壤健康与绿色发展“双支计划”创新团队在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中科院TOP 1区, IF 10.753)发表了题为“The exacerbation of soil acidification correlates with structural an时间: 22-09-22 浏览次数:127
-
卢艳丽教授团队在玉米种质资源利用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大刍草是玉米的近缘属祖先,遗传变异丰富,对生物(病害、虫害等)和非生物(干旱、渍害等)胁迫具有较好的抗性。玉米在人类驯化和遗传改良过程中丢失了约20%的遗传多样性,加强玉米野生近缘种的研究与利用,对拓宽栽培玉米种质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近日,我校西南作物基因资源发掘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玉米研究所卢艳丽教授团队在国际著名植物学经典期刊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中科院1区Top,5Y IF= 5.662)发表了题为“Teosinte confers specific时间: 22-09-21 浏览次数:115
-
我校首次获批国家留学基金委西部地方创新子项目9月19日,由省教育厅组织,我校申报的“智慧农业与智能装备创新型复合人才培养项目”成功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西部地区人才培养特别项目、地方合作项目地方创新子项目”批复资助,实现了我校在该项目上零的突破。“西部地区人才培养特别项目、地方合作项目地方创新子项目”是国家留学基金委自2019年起在西部地方项目中新增的地方创新子项目,旨在进一步贯彻落实新时代国家公派出国留学的新任务新要求,切实培养出更多地方急需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更好地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该地方创新子项目首次执行期时间: 22-09-21 浏览次数:271